庄河市扶贫攻坚收官之年的工作成果
发布日期:2020-11-06
2020年是扶贫攻坚收官之年,庄河市承担着55个低收入村的脱贫退出任务。庄河市主动调整工作重点,在以下各方面持续推进和不断完善,着力巩固扶贫攻坚成果。
“两不愁三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庄河市现有农村低保对象总计8001户、11411人;特困供养人员4453人,做到了应保尽保。义务教育方面,投入助学资金592.2万元,救助学生6092人次,确保了全市没有因贫辍学情况。基本医疗保障方面,专项大病救治范围由原来的25种扩大至30种,提高大病报销资助比例,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住房安全方面,实施危房改造178户,已按规定时间节点提前1个月全部竣工,居民现已全部进驻。饮水安全方面,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项,11月份全部完工,进一步改善了28642人饮水条件,安全饮水率达到了100%。
扎实推进低收入村脱贫退出工作。庄河市最后3个低收入村已经严格按照脱贫退出程序要求,于6月末退出了低收入村序列。至此,庄河市55个低收入村已全部实现脱贫退出。期间,强化了扶贫档案规范建设,形成了比较严谨、规范的“庄河扶贫档案1+12建设体系”,严格保管低收入村退出档案和12项退出指标。
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2016-2020年,大连市拨付庄河市专项扶贫资金12578.2万元,落实产业扶贫项目77个,低收入村产业扶贫项目落实率达100%。77个产业扶贫项目占地面积超过万亩,筹建各类设施农业棚室3500余栋,总投资达到4亿多元,新增扶贫产业效益达到5亿元以上,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到60%以上。统筹抓好产业扶贫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55个低收入村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破零”。
推进社会和行业帮扶助力扶贫攻坚。在定点帮扶方面,明确机构改革后全市农村定点帮扶单位,督促119家大连市级单位落实帮扶责任,改进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实施“造血式”帮扶,确保帮扶工作有效衔接。近年来,119家定点帮扶单位累计投入钱、物折合资金达4600万元,有力助推了低收入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金融扶持方面,2020年新增“扶贫贷”123笔、606万元,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865笔、8720万元。同时,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签署《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合作协议》,打造“智慧乡村”,发放普惠制金融贷款9000万元。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方面,新建硬化路62.5公里、油路大修17条、饮水工程9项,改造完善村健身活动广场32个、村卫生室30个、农家书屋45个。在做好正面宣传方面,今年以来,《辽宁日报》刊发报道4篇,《大连日报》刊发报道16篇,其他报纸累计刊发报道30余篇,新华社客户端也对庄河蓝莓、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进行了3次报道,这些报道被主流媒体转发上百次。截至目前累计发稿212篇(次)。
按照决胜扶贫攻坚总要求,今后要接续做好如下五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兜住民生底线;二是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做到“真脱贫、脱真贫”;三是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产业兴旺;四是总结宣传扶贫成果,建立起内生动力的长效机制;五是完善扶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实现与乡村振兴的全方位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