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庄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大连市政府 | 辽宁省政府 |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热门搜索: 招聘 公积金 环保
X
X
X

庄河市文化馆组织对市级非遗项目 “庄河二月二习俗”进行

发布日期:2023-02-23

【字号: | |

2月2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据《庄河县志》记载,传说这一天为土地爷的生日,又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庄河非遗项目传承、保护情况,庄河市文化馆深入基层乡镇,对相关习俗进行走访调研。

据民间一些老艺人说,“二月二”相关习俗是从唐朝薛礼征东时传下来的,已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这一天,节气已经过了惊蛰,大地万物复苏,在民间,这一天关系到一年的生存大计,需要好好庆贺。于是,这庆贺的内容就一代一代传下去,一辈一辈留下来,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习俗,“庄河二月二习俗”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月二,打灰囤儿”。这是二月二重要习俗之一。这一天早晨天刚放亮,人们便起来,用锅灶里的草木灰,在房前屋后,院子里、大门外,划成大圆圈,再在圈里打上十字,在十字的交叉处,放上苞米、大豆、高梁、小豆、稻子等五谷杂粮。这些灰囤儿,是人们对今年五谷大丰收的祈盼。

二月二习俗之“点香鸡儿”。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农村家家都要烧香祭祖。香是插在香碗里,香燃烧完了就会留下香根。这样,家里的奶奶、妈妈等人,就会把香根收集起来,在二月二的前几天,把香根用水泡成烂泥状,再捏成小公鸡、小母鸡形象,放在太阳下晒干。到了二月二的早晨起来,把“香鸡儿”从嘴部用火点上。这时候,奶奶或妈妈就会用“香鸡儿”先给孩子照照嘴、眼睛和耳朵,大人也可以照,据说这样照一下,就能保全年平安不得病。还用“香鸡儿”照一照大人、小孩的衣裳,边照边说:“龙抬头,凤抬头,虱子、格子(跳蚤)不抬头”。还照照炕席底下或屋内地上,边照边说:“龙抬头,凤抬头,臭鳖子(臭虫)不抬头”。再到门外照天照地时,嘴里念:“龙抬头,凤抬头,俺家日子有奔头”。

二月二习俗之“剃龙头”。“二月二,剃龙头”,这又是一句民间谚语。群众中有“正月不剃(剪)头”的说法,既然龙抬头了,这一天就是个吉祥的日子,赶紧剃头吧。所以,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初一剃虎头,初二剃龙头,初三剃狗头。谁愿意剃狗头呢?所以,初一初二这两天,一般人特别是孩子都要剪头的,现在也是如此,理发馆这两天也会特别的忙。

二月二,吃猪头,传统节日当然离不开美食,农村过年一般的人家都要杀一头猪,而猪头就要留到过二月二吃,“二月二,吃猪头。”这又是一句谚语。在二月二头几天,就要把猪头收拾干净了,二月初一这天把猪头烀好,二月初二早饭开始吃猪头肉。

庄河二月二习俗,是庄河的先民们在庄河这个有山有海的独特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的环境中,在长期与山野、大海劳作的生活中形成的。其别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受多元化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传统节日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微信图片_20230222152104.png


微信图片_20230222152043.jpg

微信图片_20230222152028.jpg


责编:办公室  来源:庄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 【打印】 |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庄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庄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辽宁省庄河市世纪广场1号

邮编:116400

   
网站标识码:2102830001 辽ICP备12006405号-1 |  辽公网安备 21028302000111号 |  您是第位访客